当前位置>>中华文明素材库>>汉字故事
   

  李树与老子——“李”字趣释
 
   

   来源:北京文化硅谷 发表:2013-9-9 类别:汉字故事
 

字变形演:

出处:
解释:
   “李”字早见于古玺文,和小篆的结构相同,均由“木”加上“子”构成。《说文解字•木部》:“李,果也。从木,子声。”就其意义来看,将“果”作为“李”的本义是不恰当的。在古代,“李”既指李树,又指李树结的果实。古人常常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应该说先有树,后有果,果因树而得名。那么“李”的本义应指李树,“果”应该是引申义。如《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里的“李”就是果实名。其意思是你送给我桃,我以李子来回报给你。《孟子•藤文公下》:“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其意思是井旁有棵李树,金龟子已经将它的果子吃掉了大半。(参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因此,“李”在文献中哪儿指果实,哪儿指树,均要读者去仔细分辨。
  ——《汉字文化趣释》/吴东平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
延展:
   “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李”字在前人看来是由“十”、“八”加上“子”构成,简称“十八子”;加之人们认为“李”是一种结子(果)的树,李树结实时,确实可以看到树枝上累累的赤色果子。因此,人们常用它作为子孙满堂,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象征。
   李子味酸,女子怀孕后想呕吐时,非常喜欢吃李子。据说,李子有一种抑制呕吐的功效。又由于“李”是“木”下加“子”而成,加之人们将“子”理解为“儿子”,所以人们称李子为“嘉庆子”,作为一种表示祥瑞的果实,视为女子一举得男的佳兆。
   “李”又为姓氏。在我国姓李的人很多,遍及全国各地。对于李姓的起源说

法较多。传说李姓始祖为老子李耳,老子出生在李树下,所以姓李,子孙后代就袭用李姓。
  ——《汉字文化趣释》/吴东平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
故事一:
   历史上的唐朝皇室姓李,并自称是陇西李氏,老子李耳的子孙,否认自己是鲜卑达(达就是汉语的“李”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还颁诏封道教为国教,高于佛教一等。此事还引起了一些佛教徒的不满。
   一次,一个叫法琳的和尚当面指出唐太宗是鲜卑达,并指出这是历史事实。对此,唐太宗大怒,但又无法驳倒法琳。他想出了一个惩罚法琳的办法,就说:“你们佛经上不是说,只要口念观音菩萨,刀落在头上,头可以不掉下来吗?我给你七天时间,让你专门念观音菩萨,七天后,我用刀在你头上试试,看你的头落不落地。”
   法琳和尚知道这话是骗人的东西,可今天却骗不过唐太宗的杀人屠刀,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到了第七天,唐太宗派人将法琳和尚找来,问道:“法琳,你现在已经念了七天观音菩萨,今天可以试一试了吧!”
   法琳答道:“陛下,这几天我没有念观音菩萨,而是天天在念皇上,不过,我的头同样可以不掉。”
   唐太宗从法琳的话中得知他已认罪了,于是就免了他的死罪。
  ——《汉字文化趣释》/吴东平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
故事二:“木子”救命成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族兴旺,人数众多,远在其他姓之上。据说当今李姓人氏大约有1亿,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

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两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出处:

 
 

  • 上篇文章: 与“露”有关的故事
  • 下篇文章: 巧用谐音教训人——“里”字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