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研讨会很有收获。首先,除了课题本身,我对社会型文化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次的课题评审,对我来说,不光在理论文字上,更是在实践上是一次启蒙。我们今天看到韦总对这件事的思考和兴趣,有志于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我认为,当初韦总从其它行业转向文化产业时,其实就已经选择了担当一份社会责任。文化产业相对于其它产业门类,它是内容产业、是朝阳产业、是环保的、能够带动就业等等,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非常高兴能有韦总这样的企业家,成为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建设中有社会担当的代表。 结合今天的题目,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针对社会型文化企业在复兴传统文化方面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近期,习近平同志围绕文化建设,特别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讲话。我发现了两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文化的地位,它从过去的工具变成了现在的目的。过去文化就是个手段,现在文化自身就是目的,文化不只是平台,它也是主体; 更深一层是传统文化地位和分量的变化。过去我们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现在仍然要这样讲,但是习主席讲传统文化时跟过去不太一样,现在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资源,我感觉习主席是想从传统文化里给当代人寻找精神家园和价值归属。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企业如何发挥作用?我认为文化企业是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市场一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古今各文化场所千百年来一直是传播仁义礼智信的设施,是伸张正义、鞭挞邪恶的道德法庭,也是表演者、创作者、消费者在艺术互动中共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天,文化消费是老百姓文化接受的最主要渠道,我们要通过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传播。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传播传统文化。 一、在导向上,一直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前,文化企业要注重产品的文化内容,注重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感。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越来越注意国家的文化安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社会效益的提升是不会削弱的; 二、在政策和具体项目上,向着内容更健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明显、作用更突出的企业倾斜。文化部今年启动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工程”,从国家西北到西南地区,有一个纵跨甘肃、陕西、青海、四川、云南、贵州、西藏七省的民族迁徙走廊。我们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方式保护和传承多民族文化;还有,特色文化产业,主要联合当地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有,与财政部共同规划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也在拟定中; 三、文化部还有相关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评审标准中社会责任占了一定比重,综合考虑内容、捐赠、环保、带动就业等方面;第四,整理文化市场方面,允许企业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要有社会责任感。现在我们也在推动行业协会的成立,加强行业自律。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文化硅谷这样的企业愿意扛起社会责任的这把大旗,我们是非常乐于看到的。 下面我就文化企业如何发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谈几点建议。我认为现阶段我们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包括时尚与流行文化)的关系,现代成功的大多数案例都是把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生活结合; 二、市场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发挥文化的作用,达到花开无声、雨落无痕的效果,这是我们要好好琢磨的,文化硅谷现有的防灾减灾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三、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在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肯定有相关政策导向和扶持对象,从国家利益出发、从维护文化传承出发,对有些方面就会有所导向和倾斜,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课题。
|